• 介绍 首页

    [历史同人] 大唐诡务司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361章
      王子乔看了看周贤,又向李好问离开的方向看了看,嘴角再度倨傲地上扬
      两边押注,真是有趣啊!
      *
      李好问离开倚云楼,旋即迅速赶往诡务司。
      现在他还顾不上顺着楚听莲提供的线索去追索王子乔的身份。倒是王子乔的话提醒了李好问一件事:赵归真此人是有致命弱点的,而自己对赵归真尚且研究不透。
      他返回诡务司之后,先去了机要室,关闭铜门。片刻后,机要室内已是空无一人的状态。
      李好问偶尔出现在机要室里,便会取来法螺,让法螺在纸上写写画画,似乎在整理刚才与人对谈之后得到的思路。整理妥当之后,他又立即消失,不知道去了哪里。
      如此来来回回,大约有大半个时辰的工夫。
      其间李好问甚至使用了一枚章平送给他的充电宝纸人,以确保他有足够的能量前往特定的时间点,见他想见的人。
      终于,法螺将手边几张纸填满。
      李好问手指轻触纸面,对这结论稍显满意。
      但他马上又想到了一个问题,当即皱起眉头。
      片刻后,李好问起身,关上机要室,然后去找寻李贺。
      李协律长吉,长吉!李好问面对匆匆迎出来的李贺,有什么法器或是符箓是能够缩地成寸,将我在最短时间内送往千里之外的?
      李贺皱起那两道本就连在一起的眉毛:往千里之外去?
      李好问点头: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要验证。
      李贺当即伸手,使劲戳向自己的额头:让下官想想哈
      而此刻天色已晚,到了下衙的时候。
      李好问的小跟班卓来坐在诡务司门口的石阶上,托着腮看丰乐坊里人来人往。
      这少年极其郁闷:郎君也真是,这儿也不能跟着去,那儿也不能跟着去卓来还能算是随身大管家吗?
      当然了,卓来也很清楚,李好问之所以不肯带他去平康坊,是因为那块未成丁者不得入内的石碑。他距离成丁还有两年,目前并不具备去逛平康坊的资格。
      可是眼看着司内各人都在奔忙,卓来就总觉得自己好像没用似的,挫败感严重。
      这时已是饭点,章家大姐打开门,朝诡务司这边望来,似乎是想要招呼最近不着家的章平,好歹回家吃个饭。
      她一眼看见卓来,便热情招呼:卓小哥,你们司丞是不是又在忙顾不上你?
      卓来却没有搭腔,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前方某处。
      章家大姐见他出神,便没打扰,自去招呼张武他们一家三口。
      不一会儿,赵兰娘路过章家门口,与章家大姐打招呼。她有些好奇地问:刚才我看诡务司门口坐了个少年,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。
      章家大姐抬眼望了望雾气朦胧的丰乐坊。
      入秋之后还没怎么大冷过,但不知为何,今晚丰乐坊里雾气弥漫,隔了数十步便只能看清一个朦朦胧胧的人影。
      章家小娘子们没有经历过那个紫雾弥漫的夜晚,只当这是寻常天象,心里并不怵,于是章家大姐笑着回答:那是李司丞身边的卓小哥,常常坐在这边等李司丞下衙。我刚才看他往东边去了。
      赵兰娘对卓来的去向颇为关心,心里又存了一两分好奇,于是按照章家大姐指点的方向跟了过去。
      只见丰乐坊中街道上一片雾气,而街角确实有一个人影,直挺挺地站在那里,一动也不动。
      赵兰娘连忙上前,伸手搭在少年肩膀上,同时开口轻声唤道:卓小哥!
      就见卓来周身不动,但忽然回过头,双眼盯着赵兰娘,将她吓了一大跳因为卓来的周身都一动不动,唯独他那脖子就像是僵硬的轴承似的,脑袋一转,就反过来正对着赵兰娘的脸。
      赵兰娘惊呼一声,向后退了好几步。
      只见一片晦暗的雾气中,卓来那对灰蓝色的双眼此刻亮亮的,泛着柔和的蓝宝石光芒,这光芒似乎能够穿透迷雾。
      *
      诡务司内,李好问丝毫不知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。
      他从李贺处借来了一只纸船看来诡务司是个极其环保的衙门,交通工具和充电宝都是用纸做的。
      李贺将那只巴掌大小的船迎风一扬,那船便成了一只真实大小的乌篷船,停在诡务司中的石板地上,也并无多少阻力,就仿佛泊在水中一般。
      李好问忙迈步进入那只小舟,准备让这件交通工具将自己带去千里之外。
      晚间,诡务司司内也起雾了,雾气弥漫,宛若海天一色。
      船开棹进一回顾,万里苍苍烟水暮2。只听李贺那尖细的声音在司内响起,那只纸船便仿佛行驶在雾气弥漫的水面上。
      李好问让那只纸船自行顺流而下,而他在心中默想着李忱的容貌,尤其是那次回顾元日,见到李忱做皇子时的模样气质,考虑将其作为自己回溯时空时的支点。
      拜托了,李博士我需要验证一件事,验证了就好。
      随即他当真觉得船身开始随着水面波浪轻轻起伏,再看周遭环境,只见河道纵横,两岸烟柳茫茫,河面上是不少与自己所乘一模一样的乌篷船,船上一只又一只的灯笼,隔着轻纱似的暮霭,正自忽明忽暗。